养生贵在运动,如何科学进行运动康复,一文全了解

2023-9-14 21:48| 发布者: 清风哥| 查看: 288| 评论: 0

运动除了可以增强体力外,对人们的健康还有着独特的作用。运动养生康复是一种多种形式的形体运动,内养精气神,外炼筋骨皮,长期坚持,可以达到增强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康复、延年益寿等目的。



运动养生康复为达到健身治病的作用,康复医师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来制定相应的“运动处方”。在制定和实施运动康复计划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主动性原则

运动属于自我身心锻炼,需要患者主动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收到良好的康复效果。能否获得好的康复效果与患者个人的意志和毅力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运动养生康复的效果往往因人而异。
主动性原则,一方面需要患者树立坚定的信心,以顽强的毅力坚持锻炼,与伤、病、残作斗争;另一方面则需要患者努力学习运动康复之道,按照客观规律主动调整自己的运动锻炼,以达到祛病康复的目的。
渐进性原则

在康复医疗中,应采取先简后繁,先易后难的原则,有步骤分阶段地执行学习和运动计划,随时检查锻炼的程度和效果,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计划。切不可急于求成,盲目加练。有人将此总结为“三戒”,即戒骄、戒躁、戒馁
经常性原则

锻炼身体并非一蹴而就的事,要经常且不间断的进行。“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这句话一方面说明了“动则不衰”的道理;另一方面也强调了长期运动的重要性。



经常性原则要求患者必须“行之有素,持之以恒”,才能逐渐养长大期锻炼的良好习惯,将身体锻炼作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整体性原则

人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机体内各脏腑系统活动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并相互促进的。因此,运动锻炼不仅要注意辨证施功的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选择各种功法;还要从整体入手,注重全面锻炼。只有全面改善身体机能状态,才能收到良好的康复效果。
适度性原则

合理调节运动量,使其适度,也是运动康复锻炼中的一项重要原则。运动量太小会达不到锻炼目的,无法起到健身康复的作用;相反,如果运动量太大,在安排时又缺乏必要的节奏,则易超过机体耐受的限度,使身体因运动过度而受损。
针对性原则

运动养生康复必须根据每个人的年龄、身体素质及所患疾病,来选择相应的运动方式,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不可强求一致
为了提高运动的效果,应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指导,同时还应进行安全教育,严格锻炼纪律,监督锻炼计划,并嘱咐患者认真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和运动后的放松活动,随时观察患者有无异常反应。若有身体不适不宜参加锻炼者,如内脏疾病急性发作期,外伤未愈及严重失眠、精力不足者等患者,可暂停体育活动。


我是坚持为大家科普医学知识的于春泉医生,码字不易,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帮忙关注或点赞,也可以转发给您的家人或朋友观看此文,谢谢了!



#大家健康超能团#
#好医生为健康护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18岁和65岁的人,运动养生各有不同的重点!医生教你运动

下一篇:我们该如何运动养生?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创业那点事 ( 湘ICP备17022177号-2 )

GMT+8, 2024-6-3 01:14 , Processed in 0.201518 second(s), 2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