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永:2022年上市建筑公司营收增长8.2%,盈利效率短期承压

2023-8-8 18:24| 发布者: 123456848| 查看: 397| 评论: 0

6月27日,安永今日发布《中国上市建筑公司2022年回顾及未来展望》报告,报告认为建筑业目前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并对城市更新和稳定就业做出贡献。报告进一步表明建筑业将践行ESG理念,利用数字化转型,在经济稳增长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报告显示,自2018年以来建筑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始终保持在6.85%以上,2022年达到6.89%,比重有所回升。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人民币83,383.1亿元,比上年增长5.5%,增速高于国内生产总值2.5个百分点,建筑业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稳固。

此外,建筑业在城市更新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自2018年以来,轨道交通运营里程从4500多公里增加至近1万公里,排水管道从63万公里增加到89万公里,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6.7万个,惠及2900多万个家庭。

2022年,建筑业从业人数达5184.02万人,在国民经济行业门类中仅次于制造业位居第二,且全国建筑业企业数量同比增速达到11.55%,为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安永北京主管合伙人、大中华区政府及基础设施市场主管合伙人杨淑娟表示:“回顾2022年,我国建筑行业总体呈现三大特点。第一,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我国经济的增长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保持建筑业的长期均衡发展,可以推动国民经济的加速增长,并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第二,建筑业在城镇化进程中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技术、就业和环境支持,保证了城市更新的顺利进行。第三,建筑业作为重要的劳动就业部门,能够容纳大量劳动力,建筑业的平稳发展不断为社会提供新增就业岗位,2022年总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再创新高,成为吸纳就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

收入增长展现韧性 资产规模维持高增

在“十四五”期间我国建筑业大力推进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上市建筑公司营业收入增速有所放缓,开始逐步向高质量方向发展。

上市建筑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合计人民币79,279.31亿元,较2021年度增长8.20%。增长率较2021年下降了7.64个百分点。

房建工程为主的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合计人民币28,228.70亿元,同比增长6.90%,增长率较2021年度下降11.44个百分点。

报告指出,截至2022年末,上市建筑公司总资产合计人民币117,067.28亿元,同比增长11.36%,受稳增长政策持续加码影响,增速小幅回升。

2022年,上市建筑公司总资产周转率为0.71。其中,以房建工程为主及专业工程为主的上市公司的资产营运效率较高,交通工程为主的上市公司、水利电力工程为主的上市公司的总资产周转率仍有提升空间。

渐向平稳增长过渡 “中特估”助价值重塑

报告认为,整体建筑行业逐步走向存量时代,行业发展从爆发式增长向平稳增长过渡。2022年,上市建筑公司的新签合同额合计人民币170,807.32亿元,同比增长14.36%,增速小幅回升。其中,得益于国家“3060”双碳战略,新能源和抽水蓄能业务得到快速发展,水利电力工程为主的上市公司新签合同额增速远高于其他子行业,同比增长达到24.53%。并且随着上游主产业链成本不断下降,水利电力工程为主的上市公司将积极把握能源转型与低碳经济的新机遇,有望实现量利齐升的跨越式发展。

此外,上市建筑公司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2021年度增长166.09%,现金流显著好转,经营性活动现金流净额持续贴近净利润水平,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同比上涨0.49倍。

资本市场方面,上市建筑公司的平均市净率回落至0.87,未来价值重估可期。从细分行业来看,水利电力工程为主的上市公司和专业工程为主的上市公司市净率继续受到新能源政策红利释放的影响,受资本市场追捧,市净率处于行业较高水平;房建工程为主的上市公司和交通工程为主的上市公司目前资产市场估值较低。安永大中华区战略与交易咨询企业客户主管合伙人王琰认为,随着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逐步完善,未来上市建筑公司估值或得到投资者的重新审视,长期估值有望抬升。同时,相比民营企业,建筑央国企具有资金实力、技术实力优、经营业绩稳健等多方面优势,其在“中特估”及国企改革背景下,有望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带一路”引领基建出海新时代 城市更新带来未来发展新蓝海

放眼全球市场,2023年以来,我国在国际合作上持续取得突破,随着区域国家之间走向和平,当地经济发展有望成为主基调,为中国企业出海经营打下良好的政治和经济基础。另外,王琰补充道,在人民币国际化加速推进的加持下,出海企业可以减少中间交易成本,释放更多经营弹性,海外业务产值确认或进一步加快,驱动盈利能力同比改善。2023年也是共建“一带一路”十周年,作为“一带一路”战略的主力军,我国建筑企业的国际工程订单亦有望实现突破。

纵观国内市场,随着这些年城镇化持续推进,城市更新的时代到来。我国“十四五”规划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城市更新国家战略地位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杨淑娟表示:“随着一、二线城市土地资源紧张,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严重不足,城市更新、存量改造将成为城市未来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把握城市更新的发展机遇进入并站稳市场,是建筑企业的又一业务重点。”沈岩补充道:“城市更新领域将是我国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蓝海区域,但相较传统住宅项目,建筑企业进入城市更新项目的门槛更高,考验建筑企业协调能力。城市更新所涉及政、企、民等主体,产权结构复杂,要求参与主体具备成熟的经验与优秀的协调能力,创建多元合作伙伴关系。”

数字化转型促高质量发展 ESG理念成就持续增长

从党的二十大到全国两会,都明确提出“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目标,且这一目标在今年3月已被写入《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建筑业是我国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化赋能成为建筑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也是建筑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安永战略与交易咨询合伙人萧富升表示:“为了实现规模化和高质量发展,建筑企业需要明确转型路径,在数字化领域需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筑企业应从数字化基础入手,例如运用现代数字化管理平台,利用数据智能系统来驱动业务流程,推动业务模式的优化与创新,进行业务重塑;二是数字化转型需要企业根据自身情况,确定数字化转型目标、建立体系、推动应用等;三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持续优化、升级,必须要建立数字化创新和升级的机制,从技术和人才方面‘双管齐下’,加强综合能力,从而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作出更大贡献。”

建筑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萧富升认为,建筑业践行ESG发展理念并将理念融入企业规划、构建ESG组织管理体系,不仅出于企业承担环境与社会责任的目的,还能提高产业的合规水平及立足企业自身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建筑企业在应对各方利益相关者的期望与要求的同时,共建共享可持续发展理念,以更明确的实施路径、更专业化和规范化的管理流程、更高效的资源利用来建造安全、舒适、健康且绿色的生活空间,是建筑企业应有的坚持。

本文源自金融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直企安永老板简立信,卖清洁剂送原始股,直销真的难以生存吗?

下一篇:安永和德勤也宣布了,“四大”至此全部退出俄罗斯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创业那点事 ( 湘ICP备17022177号-2 )

GMT+8, 2024-6-2 23:02 , Processed in 0.199126 second(s), 2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