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苍鸾 发表于 2023-7-30 21:02:43

22家企业受理公示,禹路:中国市场可容纳300家

目前,在商务部的受理公示企业名单上共有46家企业。2017年还将发放多少张直销牌照?这些企业是否都会拿到直销牌照?此前,市场上曾传出申牌政策将作出重大调整的声音。这将给行业带来哪些影响?思享食堂即时采访世界华人直销大会秘书长、中国直销研究专家、中国直销研究课题组特邀专家、ABA私董会创始人禹路先生,直销100网总编、直销模式研究及整体解决方案高级咨询师刘勇军,世界华人直销大会执行秘书长、新华商领袖俱乐部执行秘书长、资深直销专家胡军三位专家,为您独家解读。

部分企业对直销并不陌生

最新一批公示的22家企业中,有的企业对直销人来说是新面孔,例如福建和甲、广州沣芝等。不过,有部分企业对于直销人来说,此前曾或多或少听说过他们要涉足直销的声音,有的企业在2005年之前就曾进行过直销经营。此次公示也表明,申牌大军中,依旧是“旧人”为主。可以预见,牌照宽松政策的持续推进下,未来直销行业扩容已经势不可当,并且会不断包容“旧人”和“新人”。

直销牌照发放条件放宽是必然趋势

截止目前,商务部正式公示的拿牌直销企业是89家。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mosaic-legacy/43770002d5c339c10e21~tplv-tt-large.jpeg?x-expires=2006083793&x-signature=SnVCq9yu9Pa78YskrbyGqUJyubY%3D

数据来源:商务部直销行业管理网站

由图可见,2012年后,直销牌照发放明显加快,且在2015年迎来了高峰。直销牌照发放速度不断提升,是国家大的经济形势影响,国家政策不断放宽及直销业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推动

国家连续坚持鼓励创新创业。随着直销行业的高速发展,一些思想开放省份的监管部门意识到直销对就业的促进作用,大力鼓励当地企业申请直销牌照,在当地产生了良好的效益。既盘活了企业资源、打开了产品的销路,保障企业员工的就业和增加就业;又增加了税收,减轻了就业压力,维护了社会稳定。相信未来,将有更多地方政府鼓励当地企业进入直销,申请直销牌照,行业有望迎来一波申牌高峰。

“简政放权”改革思路的促进

2015年的“新常态下中国直销行业的经济与社会影响”论坛上,商务部公布的五大措施就已有发牌提速的利好消息,其中推动简政放权就是一大举措。包括进一步简化直销审批程序,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研究和取消一部分审批的具体事项,备案事项,减轻企业的负担。

随着国家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改革进入深水区,简政放权、服务型政府建设推动下,直销行业政策宽松步入常态化,中国内地的直销市场较国外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都预示着国家发牌数量仍将不断增多。中国直销资深权威专家禹路预言,2017年直销牌照有望破100块。

是否会出于区域平衡的考虑,让西部地区的申牌企业优先拿牌

6月22日商务部公示的22家企业名单中,山东省和广东省(含深圳市)各4家,湖南省和北京市各2家,山西、青海、吉林、江苏、浙江、湖北、江西、河南、四川、河北各1家。

而这次公示的22家名单中,广东省(含深圳市)的申牌企业依旧最多,有4家;山东、天津和湖北各3家;除此之外,江苏2家,宁夏、河南、福建、吉林、辽宁、山西、江西各1家。

显然,在两次的公示名单中,广东和山东都是申牌“大户”。

广东省是我国现代直销的发源地,也是大型直销企业的汇聚地。山东省虽然远离直销的中心,近年来却连连发牌,已经成为了后起之秀。特别是2014年以来,山东省已经成为国内发牌频率最高的地区。

记者发现,在这两次公示的企业名单中,出现了青海、四川、宁夏这些西部地区的企业。由此猜想,国家是否会考虑区域平衡发展,而让这些西部企业优先拿牌?

据悉,目前已获牌的西部企业只有6家,分别是:理想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福能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大溪地诺丽饮料(中国)有限公司、圃美多(中国)有限公司、陕西三八妇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金诃藏药股份有限公司。

46家企业发牌速度设想

6月20日,商务部发布了浪莎控股、山西晨雨等22家企业的受理公示。8月9日,又再度公示山东万利、江苏紫罗兰等22家企业的受理公示,加上此前已经公示的北京红景天和芜湖华信,则目前已经公示但没有获得牌照的企业至少是46家企业。

那么,2017年,这46家企业中有多少家会拿到牌照?46家企业全部发牌需要多长时间?

这都会成为业内关注的话题。若46家企业全部都发牌,则未来我国直销企业的规模将超过130家。

不过,当前我国直销企业的数量与直销人口的比例还与发达的市场有较大的差距,市场容量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以发达直销市场为例,美国有3亿人口,直销从业人口占总人口的5.3%,有近200家直销公司;日本有1.3亿人口,直销从业人口占总人口的2.6%,至少有121家直销公司;马来西亚有2800万人口,直销从业人口占总人口的16.7%,有600多家直销公司。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13亿人口,按3000万直销人计算,直销从业人口占总人口的2.3%。可见,与发达市场相比,目前我国直销企业的数量以及市场的规模,都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mosaic-legacy/43770002d5c5d4cc7d14~tplv-tt-large.jpeg?x-expires=2006083793&x-signature=vNBD9z3Sl7rl5zDSZPktSq6iQJo%3D

禹路:

大企业的示范效应推动申牌热情

世界华人直销大会秘书长、中国直销研究专家、中国直销研究课题组特邀专家、ABA私董会创始人禹路先生接受直销邦采访时表示:“因为此前有关申牌的审批放缓了大概有大半年,所以这一次的公示主要是处理前面积压的、库存申报材料。另外,这也证明,商务部在审批直销企业的速度跟节奏在提速,那么,有可能下一步会放宽审批的口径。那么,下一步对直销审批的流程跟政策,可能会有小幅的调整。

另外一点,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市场申牌的热情越来越高涨、申牌的企业会越来越多。这表明,大家都很看好直销。经过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大家很看好这个市场。加上大的企业好的业绩的示范,使得人们对直销的期望值较高。”

中国市场容纳300家直销企业都是正常的

此次公示了22家受理企业,加之6月份已经公示的22家企业,这是否意味着未来行业真的会出现几百家公司的局面?对此,禹路先生表示:“这是肯定的。这是我的初步判断,中国有300家直销公司都是正常的。你看,马来西亚那么小就有300多家直销公司,台湾地区也有三百多家,韩国也有两百多家。中国这么大的市场,这么大的国家、人口,怎么可能没有300家呢。”

禹路认为,从我们周边国家直销市场发展的情况,直销企业的数量,以及这些国家对直销的政策来看,就可以发现,中国这个如此巨大的市场应该需要多少家直销公司。很显然,当前的企业规模是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mosaic-legacy/43790002a62326046f77~tplv-tt-large.jpeg?x-expires=2006083793&x-signature=h%2FcNfFWRca%2BHljJx4DPpcFamPMU%3D

胡军:审批可能会向三类企业倾斜

世界华人直销大会执行秘书长、新华商领袖俱乐部执行秘书长、资深直销专家胡军先生则认为,这次公示主要是因为之前积压的审批材料尚未梳理完全,所以这次应该说是审批流程的进展,让此前申牌的企业加速,这对申牌的企业是利好的。

胡军认为,未来,申牌板块的审批会有几个倾向。不一定会向西部倾斜,但是,会向几个领域倾斜。

第一,是向有直销经验的公司倾斜。因为直销是有经济效益的,它能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有直销经验的企业会更容易把市场做起来。

第二,会向大型的上市公司、国有企业、大型传统企业倾斜,它们会相对更容易通过审批。因为这类企业申牌是出于战略布局,并且发展比较稳健,不会炒一把就走,所以会更容易拿牌。

另外,可能会围绕国家的大政方针,比如说“一带一路”相关的企业,一些亮点鲜明的公司,也可能会优先进入到审批的流程当中。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mosaic-legacy/437e0000ab55812dae6e~tplv-tt-large.jpeg?x-expires=2006083793&x-signature=LFXsnV6ci34NhuYliWMaUVu4XyU%3D

刘勇军:直销政策环境越来越宽松,但经营环境将越来越残酷

直销100网总编、直销模式研究及整体解决方案高级咨询师刘勇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示一方面表明了直销正在被主流企业越来越认可,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主要是健康行业的企业)希望进军直销行业、希望通过直销获得新的业绩增长。另一方面也可看出,现在商务部的效率大为提升。企业只要符合申牌的条件,当地政府又有支持,那么获牌的机会比以前大了很多。这对于想申牌的企业无疑是一件好事,但同时也预示着直销行业拿牌的红利越来越小,直销行业之间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

“很多已经拿了牌的企业业绩并不理想,如果没有创新,还按照以前的套路来运作直销,那么传统行业在这个上面没有特别的优势,这是每个企业都应该认真去思考的。总而言之,未来,直销行业的政策环境会越来越宽松,但是具体的经营环境,会变得越来越残酷。”刘勇军表示,“想要在直销行业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需要每一个拿牌企业练好内功。不仅要有爆款产品、要有好的商业模式,还要有非常高的管理水平。”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2家企业受理公示,禹路:中国市场可容纳300家